威慑中共 新西兰媒体讨论加入澳大利亚无人机墙防线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威慑中共 新西兰媒体讨论加入澳大利亚无人机墙防线
作者:

“幽灵蝙蝠”是澳大利亚无人机墙的最外层防线  图:取自维基百科 By HoHo3143- Own work, CC BY-SA4.0

《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RNZ)稍早以〈新西兰能否接入澳大利亚的“无人机墙”以遏制中国?〉,探讨纽澳在这方面的合作。

报导引述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资深分析师戴维斯(Malcolm Davis)的文章,指出澳大利亚的无人机墙受到乌克兰的启发,规模更为庞大,由三层空中无人机和海上无人机组成。

戴维斯指出:“如果能在澳洲的无人机墙上增加一层新西兰的无人机,那将非常有用。”“例如,一旦中国在西南太平洋地区建立前沿军事存在,我认为新西兰的参与(澳大利亚主导的无人机墙)将大有裨益。”“这将有效地与澳大利亚的系统无缝衔接,我们将携手合作,确保两国的安全。”

报导指出,空中打击范围最远的一层可达离岸2800公里,可能由波音公司生产的名为“幽灵蝙蝠”(Ghost Bat)的无人机组成。其单价超过1000万澳元,与乌克兰许多廉价的无人机相比价格不菲,但比配备先进感测器的F-35战斗机便宜十倍。

戴维斯建议在“幽灵蝙蝠”之后部署第二层,由价格低廉得多的拦截无人机组成。“它们将在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上空作战,拦截任何躲过‘幽灵蝙蝠’的威胁。”“这将是无人机防线的中坚力量,需要价格低廉的消耗型平台,执行单一任务,但数量要足够多。”

堪培拉当局已投入10亿澳元(约新台币201.21亿元)在澳大利亚本土研发“幽灵蝙蝠”无人机,创造了数百个工作机会。目前,澳洲正在测试该无人机如何与喷射战斗机协同作战。

戴维斯表示:“新西兰完全可以投资‘幽灵蝙蝠’项目,重建其固定翼飞机的空中作战能力。它不必非得购买F-35之类的战斗机。”

报导指出,无人机墙不是对中国的挑衅,但却是有效的吓阻手段。

戴维斯表示:“没人会说要在和平时期击沉国际水域的中国(共)船只,但我们确实需要有能力持续监视他们的动向,进行监视,并在战时采取行动捍卫我们的利益。”

“我认为,这正是加大对自主系统(尤其是无人机系统)投资以及构建无人机墙等概念的关键所在。”

新西兰新的国防工业战略将无人机列为三大战略工业基础优先事项之一,仅次于太空。

国防军和航太局已接到命令,要求制定一份关于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系统的“基础声明”。

同时,新西兰国防军已发布招标,拟建立一个类似澳洲的技术加速器,用于识别、开发、测试和整合新兴技术,以提升国防能力。

戴维斯表示无人机并非要取代传统系统——澳洲计划购买日本的“最上”级护卫舰,而新西兰在本周于马来西亚举行的会晤后也正朝着效仿的方向迈进——而是作为补充。

“我们讨论的是用无人机来补充海上舰艇和战斗机。”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同时拥有海上、水下和空中力量,而且很可能还能得到轨道卫星的支持。”

戴维斯表示,乌克兰使用的是体积更小、成本更低的无人机。“我们的想法仍然是降低无人机的采购成本,使其低于有人驾驶平台,这样我们就能大量采购这类无人机。”“关键在于大规模生产。”

“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出这些系统,使其能够以低成本、高产量的方式快速生产,那么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家就能凭借这一神奇的组合,大幅提升应对中国(共)威胁的作战能力。我认为我们才刚刚开始着手这项工作。”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新头壳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1uhhl1v0p46zl.cloudfront.net/2025/1110/2303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