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高分辨率银河系电波图问世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科教 > 正文
史上最大高分辨率银河系电波图问世

国际射电天文研究中心领完成一张迄今为止尺寸最大、高分辨率的银河系低频射电彩色影像。图为GLEAM/GLEAM-X合成的南银河系平面部分影像。(Silvia Mantovanini/GLEAM-X/ICRAR)

随着天文望远镜的功能日益增强,让天文学家得以发现过往没有发现的宇宙细节。近期,由国际射电天文研究中心(ICRAR)领导的国际团队,完成一张迄今为止尺寸最大的、分辨率最高的银河系低频射电彩色影像。

这个影像覆盖地球南半球的银河系平面(GP)约3,800平方度的广阔天区。它是由ICRAR天文学家、澳洲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博士生西尔维亚‧曼托瓦尼尼(Silvia Mantovanini)与其他团队成员,共耗时18个月时间,并使用超级电脑进行长时间运算才制作成功。(观看图片)

这份银河系平面图像数据来源于两项广泛调查,分别是GLEAM和GLEAM-X(GLEAM eXtended)巡天,它们都源于澳洲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默奇森(Murchison)射电天文台的MWA射电望远镜。

MWA射电望远镜拥有两种配置,GLEAM利用了大量短基线,捕捉大尺度、低频的弥散结构,而GLEAM-X则利用长达5公里的基线,实现精细的分辨率。

对此,研究团队采用了先进的“联合去卷积”(joint deconvolution)算法,将两套配置的数据同时处理,实现了大面积的空间尺度连续覆盖。这项突破技术保证了绘制巡天图时的准确性,同时避免了传统影像在合成或分开时,会产生的假象或校准错误问题。

这使得新图与2019年发布的上一张GLEAM巡天影像相比,分辨率提高了1倍,灵敏度提高了10倍,覆盖面积也提高了1倍,且噪声水平比降低了5至8倍,它成功捕捉了地球南半球的天空,展现了银河系在各种无线电波长(或无线电光的“颜色”)下的景象。

另外,ICRAR的研究人员对这张图中可见的98,207个射电源,进行了一次准确编目,这些射电源其中包括脉冲星、行星状星云(PNe)、致密HII区(致密的电离气体云),以及与银河系外的遥远星系等。

研究人员认为,这批数据和新图片将为宇宙景观开启了清晰模式,未来有望成为解开银河系的恒星演化、宇宙射线起源的关键工具,同时为探索银河系与恒星诞生、演化和死亡提供新的见解,并区分新恒星周围的气体,与死亡恒星留下的气体与遗迹(超新星遗迹)。

尽管迄今为止天文学家已发现数百个超新星遗迹(SNRs,恒星爆炸后留下的气体和能量云),但天文学家怀疑至少还有数千个遗迹未被发现。他们希望透过MWA射电望远镜的能力,寻找那些因过于古老或黯淡无光的超新星遗迹。

研究人员还表示,我们希望揭开银河系中的脉冲星(Pulsars)神秘面纱,包括透过测量脉冲星在不同GLEAM-X频率下的亮度,更深入的了解这些神秘天体是如何发射无线电波,以及它们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曼托瓦尼尼博士对ICRAR新闻室说,“这张生动的图像以前所未有的视角,展现了我们银河系在低射电频率下的景象。它为我们深入了解恒星的演化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包括它们在银河系各个区域的形成、它们如何与其它天体相互作用,以及最终如何消亡。”

她解释道,“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爆炸恒星的残骸,它们用大的红色圆圈表示。较小的蓝色区域则表示恒星育婴室,那里正在积极形成新的恒星。”

GLEAM-X巡天计划的首席研究员、ICRAR成员娜塔莎‧赫莉-沃克(Natasha Hurley-Walker)博士强调,“这是天文学领域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过去从未发表过整个南半球银河系平面低频射电图。这种低频图像使我们能够揭示银河系中,那些难以用高频成像的大型天体物理结构。”

沃克博士总结道,“目前只有全球最大的电波望远镜,即位于西澳大利亚瓦贾里‧亚马吉(Wajarri Yamaji)的SKA天文台的SKA-Low望远镜,才有能力在灵敏度和分辨率上超越这张照片。”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记者吴瑞昌编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1uhhl1v0p46zl.cloudfront.net/2025/1109/230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