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意图。(refrina/Shutterstock)
曾风光无限的“中国休闲零食第一股”来伊份正陷入深度困局。2025年前三季度,这家老牌零食企业净亏损同比暴增近两倍,同时关闭门店近500家。在中国消费市场持续疲软的大背景下,来伊份的挣扎成为传统零售业艰难转型的缩影。
三季报“增收不增利”亏损扩大
据《华夏时报》、《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报导,来伊份最新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8.5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3.12%,但净亏损高达1.2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262万元扩大194%,亏损增加近两倍。
第三季度的数据更令人担忧。尽管收入同比增长25.15%至9.14亿元,净亏损却达到7,466万元,不仅同比增加近三成,较第二季度5,068万元的亏损也进一步扩大。这种“收入涨、亏损更涨”的局面,暴露出企业盈利能力的严重恶化。
毛利率持续下滑是亏损的主要原因。前三季度,来伊份毛利率同比下降9.16个百分点至31.58%。公司将此归咎于新业务结构调整,但业内人士认为,这实质反映出激烈的价格战正在吞噬企业的利润空间。
关店潮来袭半年消失近500家门店
业绩压力下,来伊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关店潮。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门店总数锐减至2979家,较去年同期的3472家减少493家,闭店率高达14.2%。
门店结构也发生显着变化。直营门店从此前的主力军降至1395家,占比跌破50%;加盟门店则增至1584家,占比53%,首次实现反超。这一转变凸显出来伊份试图通过“轻资产”模式降低成本的战略调整。
这与来伊份当年的雄心壮志形成鲜明对比。2017年,公司曾高调推出“万家灯火战略”,计划到2023年开出一万家门店。然而,在中国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来伊份的门店数量最高时仅达3685家,如今更是持续收缩,与万店目标渐行渐远。
传统零食巨头集体遇冷全行业承压
来伊份的困境并非个案,而是整个行业的缩影。
在A股11家休闲零食上市公司中,今年上半年有7家业绩下滑。良品铺子营收同比暴跌27.21%,亏损9,355万元;三只松鼠等曾经的行业明星也普遍承压。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休闲零食市场正步入“低毛利时代”。来伊份深耕长三角地区,面临商业租金、管理成本、人员工资、配送费用全面高企的困境。为了维持销量,企业不得不频繁降价促销,但即便如此,收入增长依然乏力。
线上渠道的冲击、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整体经济环境的疲软,都在挤压传统零食连锁企业的生存空间。曾经靠“开店扩张”实现增长的模式,如今已难以为继。
公司巨亏之际实控人大幅减持套现
更让投资者寒心的是,在公司业绩持续恶化之际,实控人却在忙着减持套现。
据陆媒《国际金融报》报导,今年6月,来伊份披露控股股东爱屋企管计划减持不超过1003万股,即不超过总股本的3%。减持期间,爱屋企管实际减持668万股,套现8,243万元,持股比例从52.96%降至50.96%。
爱屋企管正是来伊份创始人施永雷、郁瑞芬夫妇百分百控股的企业。在公司上半年亏损5,068万元的背景下,实控人大手笔套现的操作,无疑向市场释放出负面信号,让投资者对企业未来发展更添疑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