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底全国金融机构账面上的贷款是235万亿,承购债券是64万亿,合起来是300万亿。目前官方承认的坏账率是1.8%,实际上,因为地方政府的债券很大一部分还不了,仅仅按地方政府债券的坏账率50%,企业贷款的坏账率为10%来计算,金融部门的坏账就有56万亿。如果把中央和地...
如果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债务114万亿,加上国有非金融企业的债务220万亿,再加上金融系统的最低债务56万亿,合起来就是390万亿,将近400兆。这个数字是中国GDP的3倍多。假如把中国比喻成一家中共控制的大公司,营业额是每年120万亿,负债则高达400万亿,这家公司是不是已经快要破产了?
中共的第一次银行业危机是靠美国帮忙解决的,而这一次银行业危机就没有美国帮忙了。地球上只有一个WTO,中共无法再找到另一个脱身危机的外助。其实,中共的第一次银行业危机,美国是不知道底细的,糊里糊涂地帮了忙;而这第二次“债毁中国”,美国的华尔街已经比较了解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了,当然不会再上当。《华尔街日报》发表的文章就是一个信号,这篇报道的标题是,《“不碰中国”的投资战略行之有效》。
自从中国的疫情解封以来,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西方商界,都对中国经济的复苏充满了希望。但是,过去半年来,中国的经济却滑向了相反的方向,每况愈下。中国政府为了挽救经济,采用了各种想得到的方法和政策,却几无成效。华尔街率先表达失望,而中国政府要鼓舞民心,自然不能承认政策失灵。10月20...
现在我们在讲,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极低,大部分年轻人在城市里躺平了,对未来不抱希望了。甚至有人开玩笑说:我自己是没希望的,就希望他们也没希望。中国人一听就明白,他们是指上边。现在人都变成这种心态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经济,中国的民生,中国老百姓的未来,其实已经赔在里头了。
旅美经济学家程晓农认为,中国的衰退是长期性,而非日本周期性现象。(截图自节目)中国有系统性风险危机在本台亚洲很想聊节目中,也针对中国是否步上日本后尘,陷入失落30年展开讨论。旅美经济学家程晓农认为,这样的比喻并不洽当。所谓日本失落30年,指的是经济景气循环,这个周期在平成时代达到...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冷战双方都需要随时保持外交沟通,越是局势动荡,就越要避免相互背靠背地猜测对方的最终意图。当年美苏冷战从未引起双方的交火,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美苏都明白,彼此某种程度的信任之建立与维持,是各自国家安全的初步屏障;而武力准备上压制对手,则是国家安全的最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