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教育
父亲每天问女儿的4句话 (图)
2015-06-02

图片来源:网络 有位父亲他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什么的,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这四个问题是: 1,学校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2,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 3,今天有什么好收获吗? 4,...

你听过“前摄行为”吗?在中国也许就离婚了! 组图
2015-05-28

——学习一下老外处理事情的方式 前摄行为:指遭遇困境时,反过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牵制。前摄的思想与行为行动(前一活动中的因素对后一活动造成影响的);具有前瞻性的,采取先行一步的;积极主动的行为使得局面立刻被控制。 有一对夫妇,在婚后11年生了一个男...

16岁嫁人23守寡 她养了个中国大人物 组图
2015-05-24

到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人世的时候,虽然只活了46岁,心里却应该是感到宽慰和满足的了。她的儿子已经学成归国,当了北京大学的教授,而且成了倡导文学革命的知名人物。她唯一感到遗憾的,可能是最后没有来得及抱孙子。

日本排队文化背后的故事
2015-05-24

今天的话题是日本人的排队。来过日本,或者在日本生活过的人,都有过各种各样的排队经验。笔者到现在还回忆得起来各种排队的经历:去一家人气餐厅吃饭,必定在门口排队等上半个小时;新的家电连锁店开门,必定会为了招揽客户特意使有些商品特别便宜,这样店门口排队的人必定很...

推荐莫言的一篇文章:虚伪的教育
2015-05-06

博主按语:朋友发来莫言的一篇议论性文字,题目叫《虚伪的教育》,读后震撼得如同進入虚空,不知此身为何物了。这样精彩的文章,发表时我怎么没看到呢?近年一直关心国学和国民教育问题,却不知莫言写出了如此透彻见底的高明之见,实在惭愧之至。我的博客从未转载过他人的文章,这次无法不破例将莫言的这篇至文推荐给大家。没证得莫言的同意,如有失当,容后当面请罪则个。----刘梦溪

每天只问孩子四句话,改变孩子一生!
2015-05-05

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优秀,可教育方式却可能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今天小编想给大家分享一位父亲对女儿比较独特的教育方式,从来没有辅导过女儿做功课,只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问四个问题,便完成了家庭教育,十分有效,值得推荐!这四个问题是:1、学校...

大陆学校的“搞政治”教育(图)
2015-05-01

当今中国大陆,虽然“搞政治”是个很吓人的贬义词,普通百姓如果被贴了这个标签,几乎等同于“反党”、“不爱国”,但大陆的教育其实却始终贯穿着“搞政治”这根主线。 政治课贯穿教育全过程 过去六十多年,凡受过大陆学校教育的人,人人几乎都面临一个无可奈何,却不得...

蒋介石民国政府培养出的七位诺奖获得者(组图)
2015-04-29

九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除了两位接受的是纯粹美国教育之外,其他七位接受的都是中华民国的教育。 1.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2.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获奖...

我主张初中后就把孩子送出去 这文章火了
2015-04-20

合法的腐败和灰色的腐败,做的全都是卖文凭的生意,这就是中国。整个大学教育,乃至研究生的硕士、博士教育就是这个样子。 问:我们知道您有在国内外最好大学的教育经历,首先想请您来谈一下您个人的教育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对您个人的影响。 阚凯力:确实可以说,我一直...

中外教育 每次一比较 彻底让人无语 图
2015-04-20

@清华秦鹏:去年刚知道美国的义务教育,就是从小学一直到高中,上公立小学完全免费,穷人孩子的早餐午餐也免费。再后来发现其它大部分国家也是如此。原来正常国家的义务,是指政府有义务,不是指纳税人有义务。

乌鸦根本喝不到水 小学课本是骗人的?组图
2015-04-19

只要你小学毕业就一定读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好聪明啊瓶子太高只要扔几颗石子进去可以让水位上涨喝到水啦! 近日,《都市快报》的一篇文章提出:现在告诉你,这可能是骗人的!? 这个故事,全国各地的教材都有。故事梗概为:“一只口渴的乌鸦看到窄口瓶内有半瓶水,于是...

一篇关于美国教育难得的好文!(图)
2015-04-17

作者:聂圣哲,诗人、导演、实业家。1985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化学博士,近年来致力于平民教育。现任四川大学苏州研究院院长、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主席、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 什么是平民教育? 平民教育就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对于平民教育,我首先想纠正大家包...

如果你能让孩子12岁前不看电视 他将终生受益 图
2015-04-15

奇幻小说《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句台词:“千万、千万、千万别让孩子,靠近你的电视,最好是别购买、安装,这最最愚蠢的东西”。英国教育专家马丁·洛森说:“如果你能让孩子在12岁之前不看电视,他们终生都将获益。”因为——0-3岁是生命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孩子需要在真实的世界中发展和构建自我,把孩子交给屏幕上的虚拟世界,除了能让家长轻松一些之外,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蒋介石的战略眼光:抗战期间的一项伟大决策 图
2015-04-10

蒋介石力排众议,提出了“战时应作平时看”的观点:“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平时看,切勿为应急之故而丢却了基本。我们这一战,一方面是争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于此时期改造我们的民族,复兴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

中国婆婆流泪:娶个洋媳妇 全家巨变 图
2015-04-04

小孙子Toby已经3岁了。在美国待了三个月,洋媳妇Susan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这个中国婆婆大开眼界。 每天早上,Toby醒来后,Susan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地忙去了。Toby会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面包片。吃饱后,他回自己的房间,在衣柜里...

【透视中国】孔捷生:民国与共国公民教育之比较(视频/组图)
2015-04-01

1949年国民党南京政权崩溃前夕,据说中共曾托人挽留胡适, 希望他不要去台湾,胡适回答:〝民主在蒋介石那里是多和少的问题,在毛泽东那里是有和无的问题〞。而民盟的储安平是留在大陆了,但他很快得出和胡适同样的 结论,他说:〝民主在国民党是多和少的问题,在共产党是有和无的问题〞。

果敢强征13岁以上男童入伍 台湾不承认中共卖国条约资助教育 组图
2015-03-29

自古果敢皆属中国,清末缅甸由英国统治时中英签约,果敢被并入英治缅甸,二战结束后英国人撤出,缅甸独立,但民国政府坚持对果敢拥有主权。中共总理周恩来在1960年与缅甸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放弃对果敢的主权要求,果敢人从汉族变成了缅甸的一个少数民族-果敢族。但台湾并不承认这一条约,于是一直视果敢人为中华遗民,并给与资助。“中国不收,缅甸也没有中文大学。要读中文大学就要去台湾读。台湾的大学对果敢人提供半工半读,只收20%-30%的学费。在缅甸教中文的老师,有20年工龄的,每年台湾补助300至500美金。”

优秀的孩子是这样培养的(教育篇、成长篇、生活篇、学习篇、娱乐篇)(图)
2015-03-27

告诉你的孩子什么才重要? 1、旅行比上课重要; 2、主见比顺从重要; 3、兴趣比成绩重要; 4、良知比对错重要; 5、幸福比完美重要; 6、信仰比崇拜重要; 7、成长比赢输重要; 8、察己比律人重要。 家里有小孩的务必留着,太全面了。 优秀的孩子是这样...

美国巨变 1/4年轻人在家不讲英文
2015-03-15

联邦人口普查局最新的「全美社区调查」指出,全美18至34岁的千禧世代,约有四分之一在家说外语;其中洛杉矶比率最高,有57%的千禧世代在家说外语,而该市外国出生人口的比率却逐渐减少。「美国之音」指出,双语人口增加的现象,可能是许多子女跟著说父母的母语使然。洛...

疲了:人大最后一场记者会 冷冷清清 图
2015-03-14

人大新闻中心安排的最后一场记者会(不计总理记者会),邀请了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江苏省教育厅长沈健、广东省教育厅长罗伟其、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贵州大学校长郑强5名全国人大代表,就完善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等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与以往几场记者会相比,这场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