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纽约市长之战,动见观瞻,关系到民主党全党的未来前途。一旦纽约市跨越卢比孔(编按:Crossing the Rubicon,意指破釜沉舟),迈向社会主义,而城市与金融中心无法承受,温和派将面临认同危机。
纽约市人口850万,选民500万,犹太人的大本营,而34岁的穆斯林(编按:本地多称回教徒)、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是民粹人物,仅仅只有四年州议员资历,并且反以色列,又自称是民主社会主义者,今年却能先在民主党打赢初选,成为最看好的市长候选人,接着再以大约100万张选票、50.4%的得票率低飞通过,一举成为这个世界金融首都自1892年以来最年轻的新任市长。11月4日纽约市选举结果出炉,让许多人大吃一惊,担忧未来前景。
有人说,区区100万张票,在大纽约算什么?问题是,马姆达尼的确确是1969年以来纽约市最高票的市长。你不能小看,纽约人平常对投票活动不热情,然而这次选举参与踊跃,选出来的正是这一名穆斯林。他出生于乌干达,信奉伊斯兰,父母为印度裔。他反以色列,可他竟然能够拿到33%的犹太人选票,令人难以置信。纽约市是世界最大的资本市场,但马姆达尼又反其道,自称信奉民主社会主义。
严格加以检验,这名青年或许更应该归类为共产主义者,作势将曼哈顿染红?果真如此,那岂不教纽约人焦虑万状,演出“出埃及记”?他自己在社交媒体X上公开提出的理念是:Each according to their need, each according to their ability,一句话无意间说明了一切。这句话,语出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是共产主义的信条,中文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而英文正是“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need”。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指出,社会主义的信条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contribution)。马姆达尼或许是为了选举,一再辩解他只不过是一名社会主义者。但社会主义理论强调的是按劳分配,而不是各取所需,两者存在天壤之别!电视媒体最近还翻找出来,马姆达尼公开主张过“seize the means of production”,那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要夺取生产资料。马姆达尼如何辩解?然而,凡此种种,尽管如此,纽约还是选出了他。
这很让人意外吗?
首先要了解,纽约支持马姆达尼的选民,存在着高比例的思想脆弱青年和第一次行使投票权的小年轻。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所看到和经历过的包括金融风暴、经济大衰退、反恐战争、全球疫情灾难和供应链失调等,而他们的学校教育更侧重于学习批判理论和觉醒意识。本世纪多难之秋以及一切一切的问题,造成了这一群选民传统信仰解体,且对资本主义经济充满怀疑。他们似乎不可能具备足够的能力,去思辨他们毫无体验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冷战胜利与市场经济的辉煌,几乎像是一则天方夜谭。
其次要了解,由于两名民主党籍前总统奥巴马和拜登的12年文化革命演变,在主流媒体的护持下,美国社会已经颠倒怪异,大面积拉向极左。川普运动所代表的右派结合着中间派,作为反革命,固然方兴未艾,面对的却几乎是顽强的持久对抗。在今天的美国社会,传统力量要付出极大的勇气加上九牛二虎之力去右转,才能够勉强回到他们所期待的正轨。然而,纽约市本为民主党大根据地,杯水车薪,难以做出成果。
11月7日,曼哈顿的日出。世界最大的资本市场前景如何?(法新社)
生活成本提高背景不是关税战
美国今日症结的关键,或许更在于生活成本不克负担,也就是说“affordability”(生活负担能力)这个美国2025年度代表名词所蕴含的种种生活困境,正持续袭击着美国的中下阶层。美国各大都会区,高成本开支下挣扎的群体在扩大中。背景原因让许多人误会为关税战,其实只要回头去看经济数据,便几乎一目了然。拜登政府打击传统能源导致万物皆涨,且美国联邦储备局错估通货膨胀形势,导致任期内生活必需品平均每年涨价5%,累积下来极为可观,濒临市民承受极限。
川普政府继承了这样一个大烂摊子,必须跟时间赛跑。它首先将能源和环保法规松绑,及时促进了巨量的人工智能(AI)投资,成为今年的美国经济首要增长点,凌驾一切。一些经济学家指出,今年的AI科技资本支出,推动了美国实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40%。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弗曼(Jason Furman)分析,虽然信息处理装置和软件的投资只占经济的一小部分,但它在今年上半年占美国GDP增长部分的90%以上。
也就是说,此时此刻,整个美国经济正在把鸡蛋放在一个算法篮子里。川普跟时间赛跑,断不能让AI投资一枝独秀,因此在短短六个月之内,迅速布局完成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减税案(大而美法案),并且预备好迎接民间投资和外来直接投资的效果扩散,以及推动美联储继续降低利率,带动其他领域的均衡增长。
可事实上,AI教父欣顿(Geoffrey Hinton)早已警告了美国大规模解聘潮。AI对青年就业市场的冲击开始显现,科技转型时代,四年制大学毕业生求职不易,政治倾向也因而产生变化。“生活负担能力”在多个就业与收入阶层,自然而然成为今明两年选举的最关键课题。
马姆达尼无实际管理经验,却擅长向选民口头派送“白吃的午餐”,于是便顺理成章成为时空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人物。他所代表的含意,固然包括挑战川普阵营广泛应对全美生活成本与就业市场变化的政策与论述能力,但或许更预示着民主党内部激进与温和两派之争,并且考验着是否预备不顾一切奔向乌托邦的致命抉择。
本届纽约市长之战,动见观瞻,关系到民主党全党的未来前途。一旦纽约市跨越卢比孔(编按:Crossing the Rubicon,意指破釜沉舟),政策走向极端,而城市与金融中心无法承受,温和派将面临认同危机。
可以预见,当纽约的钟摆坚决摆向激左,市民饱受摧残,共和党便将收复纽约州州长职位,并制约和拯救这个超现实主义哥谭市(编按:漫画中蝙蝠侠所住城市)、那个遍体鳞伤的大苹果以及它们所拥有的一切象征意义,但前提是要先交出一份改善“生活负担能力”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