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7日,美军无人水面舰艇(USV)“游骑兵号”(Ranger,下)与“水手号”(Mariner)并行。在“综合作战课目(IBP)23.2”演习中,这两艘无人舰艇正在横渡太平洋。(美国海军提供)2025-11-0908:20
美中关系日益紧张,尤其是在太平洋海权争夺方面。中共军舰频繁在台海、南海侵扰,引发国际谴责。与此同时,美国海军也一直为可能与中共爆发的战争做准备,包括增加海军合适舰艇数量。
远程无人舰艇有望改变太平洋战争的格局。与传统作战装备不同,这些无人舰艇有望扩大舰队规模和覆盖范围,同时保障水兵的安全。无人机技术的兴起已显[ascii]着[/ascii]改变了海战的格局,迫使军事战略家重新审视传统的战争和防御模式。
远程无人舰艇向问世迈进一步
美国创新型公司“蓝水自主”(Blue Water Autonomy)已成功测试了一艘远程无人舰艇,使得这款创新型舰艇距离最终问世又近了一步。该公司致力于打造一款完全自主的战舰,其设计充分考虑了美国海军的需求,力求使其能够在与中共海军对抗的争议水域中有效作战。(看图片请点击这里)
该公司在X上列出了这艘无人舰艇测试实验的一些特点:
从螺旋桨在水中旋转到雷达在桅杆上的启动,实现端到端硬件在环(Hardware-in-the-loop)测试;船舶级的测试设备,重到足以压沉一艘快艇;平台级的自主控制系统,实现从机舱到导航,全面掌控船舶运作;可重构、易于维护的设计,可以轻松地更换硬件(就像软件更新一样);模拟逼真的海水测试环境,包括海浪飞溅、海鸥飞翔和狂暴风雨的恶劣天气等。
而美国海军已制定计划,拟组建一支由381艘有人舰艇和134艘无人舰艇组成的舰队,以充分利用无人机系统在现代军事冲突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海军目前已部署部分较小的无人平台,但正致力于在其海上武库中增加更大、更远程的无人舰艇。
在“蓝水自主”公司首席执行官、前美国海军工程师瑞兰‧汉密尔顿(Rylan Hamilton)的领导下,该公司已在马萨诸塞州海岸进行了广泛测试,其原型舰艇累计运行数百小时。预计到2026年,一艘全尺寸的150英尺长样本船将亮相(看图点这里)。汉密尔顿表示可靠性对于这些自主系统至关重要,尤其强调了强大的推进技术,以确保这些船舶在恶劣海况下也能正常运行。
“在硬件方面,我们非常注重可靠性,因为美国海军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自主航行的舰艇在茫茫大海中突然失去动力。”汉密尔顿对“商业内幕”说道。
技术进步不仅限于硬件;“蓝水自主”公司的软件创新借鉴了无人驾驶车辆的导航系统,旨在实现无缝自主航行。该公司独特的叠代测试方法,允许在建造全尺寸船舶之前对技术进行实际验证,从而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和效率。
这项任务极具挑战性,建造自主舰艇意味着机舱能够能长时间无人值守且不会发生故障,毕竟,与传统军舰不同,这里没有数十名工程师能在危机时即时应变。
无人驾驶舰艇可以帮助填补空白
美国正在为可能与中共发生的冲突做准备,需要加强造船业。川普(特朗普)政府已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制造延误、成本超支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不过重振造船业可能需要时间。
总部位于波士顿的新创公司“蓝水自主”成立于2024年,致力于为太平洋战区打造可量产的完全自主作战军舰。这些战舰将在战斗中与有人驾驶舰艇协同作战。该公司强调大规模生产能力,不会对美国造船业现有资源造成过大负担。
汉密尔顿表示,该公司正在设计的这种中型多用途船舶,具备在广阔的太平洋海域航行所需的续航能力和有效载荷。虽然每艘造价高达数千万美元,但与每艘造价数十亿美元的载人舰艇相比,仍然便宜得多。
“无论是搭载飞弹或雷达,这些舰艇的体积足以在公海执行任务,并承载海军现有最具威力的武器系统,以辅助主力舰队。”汉密尔顿表示。
“商业内幕”报导,海军官员表示,无人驾驶舰艇可以帮助填补一些空白,而且与传统的有人驾驶舰艇(如驱逐舰、巡洋舰或航母)相比,建造起来更容易、更快捷。
“蓝水自主”联合创办人兼首席战略官奥斯汀‧格雷(Austin Gray)今年早些时候告诉“商业内幕”,该公司可以在规模较小但设备齐全的造船厂,在几个月内建造数十艘无人驾驶舰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