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自11月1日起实施黄金税收新政后,各大品牌纷纷上调金饰与金条售价,多地黄金零售商客流锐减。(视频截图)
大陆自11月1日起实施黄金税收新政后,市场反应剧烈。各大品牌纷纷上调金饰与金条售价,多地黄金零售商客流锐减,头部金店锐减数百网点。业内人士认为,“黄金开店就能赚”的时代已结束。
11月1日,中共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黄金税收政策的公告,明确了通过非交易所渠道购买的黄金,价格中税负相对较高,专业人士解读为,通过非交易所渠道,如银行柜台、金店等销售渠道购买投资性金条、黄金制品等,卖方通常需要缴纳增值税,目前黄金销售的税率为13%,这部分税负则转嫁给消费者。
此税收新政实施后,金饰品与金条市场迅速出现震动,黄金价格普遍上涨。11月6日,在深圳水贝黄金市场,金价短短数日内频繁跳涨,购买价与回收价间的差距从往常的20余元骤然扩大至逾100元。
多家珠宝零售商的价格调幅,普遍在7%~8%,部分高达13%。部分金条产品线上和线下管道暂停售卖或下架,商家因成本和税负压力采取观望策略。
11月4日,在多家金饰门店,如福珠宝、周大福、菜百等品牌的足金首饰价格,普遍上涨60至70元/克。以菜百首饰为例,其足金饰品挂牌价从11月1日的1165元/克上调至1235元/克。
此外,金店客流量也大幅减少。11月6日,在广州多家黄金钻石门店,即便是头部品牌周大福、老凤祥等知名品牌在核心商圈的门店,非高峰时段客流量也非常有限,城郊门店甚至出现一小时无客的情况。
业内人士感叹,“黄金开店就能赚”时代已经结束了。
而在终端销售遇冷的情况下,不少头部黄金品牌选择收缩终端门店的布局,转而加码电商渠道。
例如周大生金店,据周大生2025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自营线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4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86%;加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3.4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6.34%。
截至9月30日,该公司终端店数量为4675家,数量较上年同期末净减少560家,其中加盟门店净减少380家,成为关店主力。
近日,周大福发布三季度经营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该公司零售点网络超七成为加盟店,零售点网络共6041家,较3月底的6644家减少603家。其中内地市场最为明显,周大福珠宝零售点为5663家,较3月底减少611家。
临近大陆“双11”,黄金终端门店跟随电商管道推出折扣优惠,但效果有限。
以周大福为例,11月6日饰品类金价为1259元/克,相比11月2日1198元/克,上涨61元/克,但工作日人流仍仅有个位数顾客。
在广州核心商圈另一家售卖钻石和黄金产品的店铺里,有店员说,在黄金钻石成本都上涨的背景下,门店折扣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但即便如此,一小时内也并无顾客前来看款询价。
商家表示,税费调整后市场观望情绪明显,投资金条销售和黄金回收业务几乎停滞。
根据多家金饰品牌资料,自新政实施以来,部分黄金饰品价格突破每克720元人民币,较年初上涨近10%。多地零售商反映,门店客流量和成交量明显下降,金条及投资金产品出现滞销现象。
花旗研究报告指出,在最坏情况下,黄金采购成本将增加7%。目前尚不清楚该政策的意图是仅通过提高交易成本来抑制金条或金币投资,抑或同时抑制黄金首饰需求,预期官方将会进一步说明。
(参考第一财经、每日财经报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