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3日至5日,由香港金融管理局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第四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图为香港金融管理局资料图。(宋碧龙/大.纪.元;)
11月4日(周二)在由香港金融管理局举办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瑞银集团(UBS)主席警告称,保险公司竞相提升其私募信贷资产的评级,正在为全球金融带来“迫在眉睫的系统性风险”。阿波罗(Apollo)和艾瑞斯(Ares)的执行长对此持不同见解。
瑞银集团(UBS)主席科尔姆‧凯莱赫(Colm Kelleher)周二称,保险公司正在像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银行一样,竞相获取评级。他称保险业,尤其是美国的保险业,正在进行类似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银行和其它机构利用次级贷款进行“评级套利”的行为。
大型银行和私募信贷巨头关系紧张升级
《金融时报》在周二的报导中称,凯莱赫的观点与越来越多指出数万亿美元规模的保险业存在风险的声音不谋而合。这些风险包括其持有的流动性差的私募信贷贷款以及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凯莱赫表示,目前小型评级机构为了满足投资合规性要求而大量涌现。他强调,监管机构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却未能有效控制保险业。“如果你观察保险业,你会发现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系统性风险正在逼近。”
凯莱赫认为,“2007年,次级贷款完全是评级机构套利。”
《商业内幕》在其周二的报导中称,私募股权巨头阿波罗的执行长马克‧罗文(Marc Rowan)反驳说,“科尔姆(‧凯莱赫)的说法是错的。”评级本身并非问题所在。他表示赞同其竞争对手、Ares公司的迈克尔‧阿鲁格蒂(Michael Arougheti)的观点,即大型机构才是更好的参与者。
报导称,值此之际,保险业——这个主要机构投资者通常青睐投资等级债券以获得稳定回报——正大量涌入私募信贷资产。私募股权投资者也收购或设立了专属保险贷款机构,例如阿波罗旗下的雅典娜控股(Athene Holding),或直接与大型保险公司合作进行投资。
“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的说法“并非毫无道理”
罗文以Athene为例,其70%的资产获得了两家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和惠誉的评级。罗文对Kroll和DBRS等小型评级机构也给予了高度评价,Athene也使用了这些机构的评级。他解释说,这些机构“目前在结构性产品领域拥有最丰富的专业知识”。
罗文明确指出,并非所有人都效仿了阿波罗的做法,凯莱赫“思考和谈论系统性风险并没有错”。但在他看来,“重点不应该放在私募信贷评级上。”
就他所在的行业而言,问题在于企业一直在将资产转移到开曼群岛等司法管辖区,而这些地区“尚未建立起与美国评级和美国各州监管改革相一致的制度”。
罗文表示,“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的说法“并非毫无道理”,但他认为将焦点放在保险上“是一种容易转移话题的方式”,在他看来,“信贷就是信贷”。不过,他也明确表示,Athene的资产负债表中,超过90%为投资等级,而银行的投资等级仅有60%。
罗文表示遗憾今年未能出席全球金融领袖投资高峰会,“通常”他会在会后与凯莱赫、这位“银行业最受尊敬的人物之一”进行交流。
是不良行为的问题而非系统性风险
罗文认为,贷款风险不应该由发行方式与结构来决定,而应以承销品质为核心。他表示,市场面临的是晚周期行为与不良行为者的问题,而非系统性风险。
同时,他提到竞争对手“很好地”解释了信贷领域的现状。
周一,Ares执行长迈克尔‧阿鲁格蒂表示,人们对信贷中结构性风险的担忧“有点令人费解”。随着周期的持续,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或新进业者”可能在私募信贷领域承担更高的风险,但该行业大多数公司都秉持着高标准。
阿鲁格蒂还表示,“该行业相当集中在最大的平台手中”,他说,“目前筹集并投放的资产中有65%甚至更多都掌握在大型现有机构手中,我认为这些机构专注于正确的风险类型和正确的结构类型。”
(本文参考了《金融时报》和《商业内幕》的相关报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