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2020年6月8日:北京一所学校的学生离开校园。示意图。(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下行和生育率暴跌的双重背景下,传统的“学区房”已从稀缺资产转变为高风险负债。为此,有大陆家长带着孩子开启了独特的“租赁生活模式”。
据大陆媒体《每日人物》报导,一位北京的单亲妈妈不买学区房,而是带着上小学的女儿贝贝住在北京东二环的五星级酒店,周一入住,周五退房。
贝贝从一年级开始住酒店上学,周一拎着行李箱入住,周五退房回自己家。她现在三年级,这是她们住酒店上学的第三个年头。
住酒店久了,贝贝的妈妈分享了不少细节。她提到,常住五星级酒店,还有不少福利,能帮她省很多钱。她表示酒店提供的早午餐、免费畅饮的咖啡、免费的停车位,还有专属保洁管家、游泳池和健身房等等,三年下来为她节省了40万人民币。
这位单亲妈妈还描述了自己在比较买房和租房后,选择住在酒店的心路历程。她说,“住酒店上学,是我精密计算过选择的。”如果买房,买学区房还要保障生活品质的话,按北京的房价,起码需要2千万,按近几年的楼市行情,算下来每年可能要亏上个几百万元。再加上物业、取暖乱七八糟的费用,全加起来,非常昂贵。
长期以来,中国大城市的学区房备受追捧,主要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及分布不均。中国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只为让孩子能进入一所好学校。因此不少家长购入学区房,一方面为子女进入优质学校提供敲门砖,另一方面也看重其保值和升值潜力。
然而中国生育率持续下降,学校生源竞争激烈,老破小学区房的投资价值正在受到冲击。
《21世纪经济报导》显示,北京多个区的小学入学人数出现下跌,2024年海淀区小学生预计减少3.4万人,西城减少2万人。深圳的小学和幼儿园,2024年已出现入学积分下降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校,甚至包括一些重点学校,开始实行租房即可入学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