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开封市化肥厂俱乐部附近道路近日出现居民集体堵路事件,抗议当局拟将东苑夜市迁入该区,夜市营运的噪音、车流与垃圾问题将影响生活。(视频截图)
河南省开封市化肥厂俱乐部附近道路近日出现居民集体堵路事件,居民抗议当局拟将东苑夜市迁入该区。现场影片显示,多名老年人乘坐轮椅,与居民一同在路中央及一侧抗议。居民担心夜市营运后的噪音、车流与垃圾问题将影响生活。
11月4日下午,化肥厂俱乐部外道路短暂受阻。居民以木板、三轮车、塑胶桶临时设置路障,十多辆车被迫停车。视频显示,三名老人坐在轮椅上并排停于马路中央,两名老人靠在路边,周围聚有数十名居民拍摄与交谈。警方与城管的车辆停在不远处,现场气氛紧张,但未见冲突。
记者在社交媒体联系到居民张先生,他对记者说:“我们在这里住了十多年,这一片的居民以老年人为主,晚上都需要安静休息。夜市若搬来,噪音、灯光、停车等问题都会造成困扰。”
一位坐轮椅的七旬老人对记者说:“我腿脚不好使,但还是要出来说几句。我们已经向政府反映过,夜市一开,我晚上如果睡不着,这不是小事。”另一位中年居民表示:“大家不是反对发展,而是希望政府在决定前能征询意见。至少要先听听居民的声音。”
据社交媒体帖文显示,事件发生于11月4日下午,地点位于化肥厂俱乐部附近。居民得知“东苑夜市拟迁入该区”后临时聚集。一名网民留言说:“晚上施工、凌晨摆摊,生活节奏被打乱。”另一留言指出:“夜经济是好事,但不能让居民牺牲安宁。”
截至目前,官方未对夜市搬迁计划作出公告或环评说明。记者致电开封市城管局与鼓楼区政府,暂未获回复。
与开封相邻的商丘城市规划学者黄教授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说:“夜市是一种公共空间形态,若迁址靠近住宅区,应提前公示,征询居民意见,并评估噪音与交通影响。缺乏透明决策,容易激化民怨。”
黄教授指出,地方政府有义务事先征求居民意见,并对受影响家庭作出合理补偿。
广州南方医院医师张宁(化名)对记者说,对老年人而言,噪音影响尤为明显:“夜间活动量增加,车流密度与噪音都会上升。对老人与病患来说是实质的负担。”
几天前,安徽合肥也发生类似情况。10月28日晚间,合肥包河区金隅大观府小区外聚集数百名居民。居民表示,不满政府计划将大型五金市场搬迁至小镇附近,担心影响居住环境,遂在社区周边游行抗议。居委会报警后,当局出动上百名特警到场驱散聚集的居民。
多名广州学者指出,地方政府若能建立公示制度,在规划初期公开位置、营业时间、噪音标准与交通方案,并让居民参与讨论,能有效减少争议。开封市若推行夜市搬迁,应及时发布正式文件,向居民说明规划依据、管理措施与应对方案,以消除疑虑,避免街头抗议再度发生。
对于一周内接连在两座城市出现群体抗议,北京舆情研究学者赵先生指出,此类民生事件若处理不当,往往会在社交媒体上迅速扩散,形成“政策资讯真空期”与“居民焦虑期”重叠的舆论爆点。他表示:“官方若延迟回应,居民的合理诉求可能被误读为群体对抗。”
该学者对记者说:“当下的城市治理,需要的不只是管控与疏导,更要有透明的信息回应机制。当局若能第一时间说清楚,往往比事后的安抚更具说服力。”
截至发稿,记者检索开封市政府及鼓楼区政府网站的公告、公示与政务公开栏目,未见与“东苑夜市拟迁入化肥厂俱乐部附近”相关的正式文件或环评公示。现有官方资讯主要涉及夜市整治与常态化管理内容。相关影片与帖文属民间发布,尚待政府确认与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