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供率翻倍!中国约600万家庭面临房屋法拍风险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断供率翻倍!中国约600万家庭面临房屋法拍风险
作者:
中国一家综合性金融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披露,目前中国住房的断供率比三年前翻了一倍。有财经自媒体依据官方公布的金融数据计算发现,约有600万家庭因缴不起房贷面临住房被法拍的风险。这些敏感数据显示,中国房地产危机仍在不断深化。

中国住房断供现象日益严重,显示中国房地产危机不断深化。(Noel Celis/ 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国一家综合性金融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披露,目前中国住房的断供率比三年前翻了一倍。有财经自媒体依据官方公布的金融数据计算发现,约有600万家庭因缴不起房贷面临住房被法拍的风险。这些敏感数据显示,中国房地产危机仍在不断深化。

本周二(11月4日),中国投资研究平台格隆汇发布消息称,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引用克而瑞数据指出,中国目前平均住房断供率为3.7%,比2022年的1.6%翻了一倍多,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断供率甚至超过5%。

(网页截图)

据悉,“中国银行研究院”是中国银行直属的一个综合性金融研究机构。该机构于今年9月25日发布的《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2025年第4季度)》,回顾了全球和中国的前三季度情况,并对今年第四季度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网页截图)

这份报告发布后,最初并未引起外界注意,直到11月4日格隆汇的APP发布上述消息后,相关数据引发了舆论反响。

11月5日,有财经公众号转发了上述讯息消并评论称:业内公认,住房按揭贷款通常是银行最优质的资产,在银行的各类型贷款中,住房按揭的不良率始终为最低水平。如果住房贷款的断供率是3.7%,那么其它“不那么优质”的贷款不良率必然更高。

另一个财经类公众号“曹多鱼的财经世界”也发文表示,中国银行研究院报告中的数据可能不够直观,举例来说,如果按照一个小区900户是按揭买房来算,那么其中有45户应该已经断贷了。

文章分析指出:房贷断供后房屋就会进入司法程序进行拍卖,而相关的规则是:司法定价首拍不得低于评估价70%,二拍可再降20%,理论上最低可达评估价的56%。在现实中,法拍房成交价普遍低于市场价30%-50%。对银行来说,法拍房的损失不小。而且从断供到完成拍卖平均耗时1.5-2年,期间银行还需垫付诉讼费、评估费、公告费等,直接成本占房价5%-8%。计算下来,时间成本加上房价下跌损失,银行实际回款可能不足本金的50%。

更糟糕的是房屋进入法拍程序后,会计记账准则将发生变化——没有进入法拍程序前,对银行来说,这笔贷款是资产,算应收账款;而一旦法拍完成,就要直接计提损失。“所以银行天然不想这些房子进入法拍程序,就宁肯拖着,或者协商,也要把房子留到购房者手里。”

也就是说,断供率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困境,实际上缴不起房贷的家庭数量可能更多。

财经网红“微湖说房”则发文,根据官方公布的金融数据进行了一番计算。

文章写道: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与人民银行公布的资料,全国连续3个月未缴房贷、达到“断供”认定门槛的贷款人已飙升至187万户,与去年同期相比暴增了35.6%;此外,与银行协商延缓还款者大约有200万户;另外还有约200万套房产已进入法拍程序。这三方面数据加起来,总计大约有600万个家庭正面临房屋被法拍的风险。

文中还提到,目前中国主要城市的法拍房源居高不下,许多房产仅以市价七折出售,扰乱了房价体系。

“微湖说房”直言,法拍房不断增多,不只是供需问题,更是信心问题。如果600万套房源同时涌入市场,将对房价造成雪崩式冲击,并进一步削弱民众的信贷信心,造成恶性循环。

由于中共官方对很多关键领域的经济数据都不会定期公布,房地产的许多数据都是秘而不宣,法拍房的数据也不透明,第三方平台与财经自媒体发布的资讯,就成为了外界一窥中国房地产现状的主要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行研究院的前述研究报告引发社会舆论关注后,中国银行更新了该报告的内容,悄然删除了有关房贷断供率的数据。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1uhhl1v0p46zl.cloudfront.net/2025/1106/2301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