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24日,一对身着传统服饰的新人在北京故宫拍摄婚纱照。(ADEK BERRY/AFP via Getty Images)
为提升结婚率,中国各地近期花招频出,引发网络热议。
综合陆媒报导,近期,浙江宁波、杭州、嘉兴平湖市、绍兴市柯桥区、金华市浦江县等多地,开始向登记结婚的新人发放结婚消费券。
以宁波市为例,在今年10月28日到12月31日期间登记结婚的新人,能获得总额1000元人民币的消费券。这些消费券主要用在婚纱摄影、婚礼服务、旅游酒店等相关消费,必须在领取后20天内使用完毕。
其他城市也推出类似政策,只不过补贴金额和使用项目略有不同。地方政府希望透过消费券刺激婚庆市场,吸引年轻人尽快步入婚姻。
除了金钱补贴,上海黄浦区民政局最近与潮流地标“INS新乐园”联手,于11月14日至11月22日每周五周六推出夜间结婚颁证体验项目。
该乐园位于黄浦区复兴公园内,是上海“潮人”的夜间聚集地之一。黄浦区政府介绍称,夜间结婚登记体验将提供多项特色服务。
与此同时,中国各地纷纷简化了结婚流程,例如不限户籍地办理登记,甚至不再强制要求携带户口本。有的城市甚至在公园、地铁站、商场、景区等地方设立婚姻登记机构。
近年来,由于早期的计划生育政策,疫情死亡等多方因素,中国人口已连续三年下降。根据联合国的定义,中国已成为“超低生育率”国家。为了提升生育率和结婚率,中共当局带头出台奖励性措施。这一情况也引起了外国媒体的关注。
法国《世界报》11月1日发表的一篇报导写道,“中国正在展开一场艰难的提升生育率的战斗。”
报导特别提到湖北天门市的政策:新人可申请5万9千元购房补贴;生第二胎,每月补助800元到孩子3岁;生第三胎,每月再加发1000元,同样也是到3岁。外媒直言,中国地方政府现在比拼谁最会提高生育率,生育指标已经与官员考核挂勾。
《世界报》引述当地居民报导,为拿补贴,不少在外工作的人会特意回老家办生育登记;甚至只要一怀孕,地方干部就会联络家庭,鼓励把孩子户籍落在当地。
一名小学老师则透露,在她任职的学校,校长和工会会频繁提醒她要生二胎,甚至把生育数量视为职位升迁的“重要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