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登有次跟妻子出门看电影。
等红灯的空隙,车门突然被一个路人踹了一脚。
妻子听到了,要他赶紧下车看看。
他摆了摆手,说:“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赶紧找地停车看电影,不要在小事上被别人带偏了。”
有时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会无休止地消耗人的精力。
别让小事占据你的心,也别让无谓的对抗耗光你的劲。
真正的成熟,不是你赢了多少大事,而是你在多少小事里,选择了不对抗。
01
你知道吗?
成年人的世界里,有一项最昂贵的成本,叫“摩擦成本”。
指的是,你花在一件不产生任何价值、只会持续消耗你的事情上的所有心力、时间、情绪。
在小事上跟人对抗,就是摩擦成本最高的一种行为。
你越是在小事上对抗不止,后面越是有更糟更烂的事等待着你。
媒体人@贺安学长有个朋友,前阵子很是苦恼。
他邻居家的孩子最近在学琴,一到晚上就会闹出不小的动静。
这个朋友不堪其扰,选择上门找邻居理论。
邻居一看这架势,也不打算退让,最后两家一度闹到了报警的地步。
来来回回折腾了半个月,他的日子也被搅和得一塌糊涂。
不仅跟邻居的关系彻底闹僵,自己也因为上班没精神,被领导找去约谈。
他终于后悔莫及,苦笑着说:“当时要是忍忍,或者跟邻居好好商量个练琴时间,哪会这么麻烦?”
人之所以活得太累,大多是因为他们总习惯在小事上跟人死磕。
什么事都要计较,只会不断地消耗自己。
网友@叶子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前段时间,公司业务变动,她被调到了新部门。
但初来乍到,她跟新同事就因为工作上的事,产生了一些矛盾。
结果对方竟跑去领导面前告状,说叶子笨,业务能力差。
甚至故意告诉她错误的操作流程,害得叶子被客户投诉。
两人自此便开始不对付,叶子也把心思放到了如何反击对方上。
有次,她在整理项目方案时,发现同事负责的供应商资质有问题。
她装作不知情,将方案提交了上去。
最后,这次合作出了纰漏,导致公司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不仅同事被追责,整个项目组都要被扣发奖金。
叶子虽然如愿报了仇,却也为此买了单。
作家李月亮说过:
“那些一生放纵不羁爱较劲的人,最后只会落得个身心俱疲,输人又输阵。”
一个人最愚蠢的行为,就是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与他人进行对抗。
当一件小事,被无限放大,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痛苦。
毕竟,真正毁掉一个人的,从来不是大风大浪,而是那些没完没了的小事。
02
作家蜗牛格格有次跟上司外出开会。
两人刚停好车,打算上楼,就有一辆车飞驰而过,差点撞到他们。
她顿时火冒三丈,跑上前拦住车主,要求对方跟他们道歉。
可对方是个无赖,大有一副“我就不道歉,你能拿我如何”的架势。
蜗牛正想跟对方理论一番时,上司却拦住了她,劝她别再计较。
对方听了,露出得意的笑容,然后猛踩油门离去。
她气得攥紧了拳头,疑惑上司为什么不上前理论一番。
上司却淡淡地说:“小事而已,没必要执着,走吧,我们上去开会。”
当你为了小事与别人对抗时,其实也是在与自己的内心对抗。
不跟别人对抗,不是因为你怂,而是不想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无意义的消耗上。
《大江大河》里,有这样一个片段。
宋运辉遭人恶意举报,造谣他的生活作风有问题。
老丈人得知后,怒气冲冲地找到他的单位,要求严惩造谣者。
宋运辉却拦住了老丈人,说:
“我认为这是一件小事,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种事不理它,当它不存在,才是最明智的方式。”
没多久,这些流言蜚语便渐渐消失了。
王小波说过:“真正的智者,在无伤大雅的事情上,不会对孰对孰错斤斤计较。”
人生的裂痕,大多不是大事造成的,而是一地鸡毛的小事,逐渐堆积。
在小事上较劲,犹如拿着放大镜看尘埃,最后累的是自己的眼睛。
人的眼睛,不能什么都看,人的心,不能什么都想。
把精力还给自己,不较劲,不纠缠,不对抗,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03
心理学上有个实验:
研究人员安排了一组志愿者,让他们在一天之内,观察路人的行为并纠正他们的问题。
比如有人走错路、说错话、排错队,他们都要当场指正对方。
还不到半天,几乎所有人都感觉耗尽了力气,心情也变得烦躁压抑。
这是为什么?
因为对抗本质上是一种能量消耗,你以为赢了别人,其实是把自己的精力输掉了。
人生就是那点事,跟谁较劲,都是跟自己较劲。
商业顾问刘润曾分享过一件事。
有个年轻人曾向刘润哭诉自己的经历。
原来,她最近在创业做品牌,却被同行故意抹黑。
对方派水军伪装成顾客打差评,甚至故意宣传这是假冒伪劣产品。
面对同行无休止的攻击,她花了不少时间反击。
结果她被对方搞得筋疲力尽,却收效甚微。
听罢,刘润就劝她,你现在的重心是做好品牌,而不是在这件事上反复对抗。
这个年轻人听了,便选择不再理睬对方,沉下心来打造自己的品牌。
后来,她的品牌逐渐打出了名堂,信任她的客户多了,自然没人再相信那些谣言。
周国平在《只有一个人生》里说:
“一个人把心力全用来对抗他人、计较小事,就没有力气去在乎重要的事情。”
成年人的强大,不是赢了多少次对抗,而是输得起多少小事。
不要轻易把自己跟任何人、任何事放在对立面。
对抗赢了,别人未必服气;对抗输了,你还要自己收场。
有时,不对抗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全。
▽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很有感触的片段:
大冰有次在直播间连麦一个观众。
对方批评他:“你写的书毫无价值,你做的都是表演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事,我不喜欢你。”
大冰只回复了一句话:你说的没错,只要你加上“我觉得”,那你说的一切都成立。
然后果断结束,接着跟下一个人连麦。
他没有陷入对抗,也没有让对方影响自己情绪,这才是真正的成熟。
要明白,小事,退一步,不是怂,而是智。
挥挥衣袖,继续上路,才是聪明人该有的格局。
当你不在小事上与别人对抗,才会真正柔软下来,长出智慧与力量。



















